我國科學家突破摩爾定律 實現光電融合芯片
發布時間:2023-11-13 1693人看過
近日,一組名為“掙脫摩爾定律的全新計算架構”的研究引起了廣泛關注。這項研究由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戴瓊海院士、電子工程系方璐副教授、喬飛副研究員以及吳嘉敏助理教授聯合攻關完成。他們提出了一種基于光電模擬芯片的新型計算架構,其算力達到了現有高性能商用芯片的3000余倍。
據悉,這項成果以《高速視覺任務中的純模擬光電芯片》為題發表在《自然》期刊上。研究人員表示,這種新型芯片突破了傳統芯片架構中數據轉換速度、精度與功耗相互制約的瓶頸,在一枚芯片上實現了大規模計算單元集成、高效非線性、高速光電接口等三個國際難題。
實測結果顯示,該光電融合芯片的系統級算力較現有高性能芯片架構提升了數千倍。在智能視覺任務和交通場景計算中,光電融合芯片的系統級能效達到了74.8Peta-OPS/W,是現有高性能芯片的400萬余倍。換言之,原本供現有芯片工作一小時的電量,可供它工作500多天。
此外,該新型芯片所使用的材料簡單易得,造價僅為后者的幾十分之一。同時,他們所采用的工藝技術也更加先進,在保持良好性能的同時降低了成本。
值得一提的是,這項研究得到了科技部2030“新一代人工智能”重大項目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等的支持。未來,隨著光電子技術和納米技術的進一步發展,這種新型計算架構有望得到更廣泛的應用,并為人類帶來全新的計算體驗。